服务热线
15979355515
本报记者徐芸
当文化遇到旅游,会释放出怎样的炽热?
2019年,上饶市文化局与旅游局合并成立上饶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这意味着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真正走到了一起,也意味着对旅游这个以往只是游山玩水的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需要文化的加持,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旅游则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广的传播力。文化让旅游行稳致远,旅游给文化以广阔的承载空间。
一直以来,婺源县新编大型婺源徽剧《朱子还乡》继在南昌正式登台亮相后,在当地乡村大舞台频频上演。该剧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回婺源家乡省亲,兴办社仓、捐书讲学、和邻睦亲的故事。不仅如此,婺源县结合朱子文化,建成了文公庙、朱子学数据库,开发了“朱子研学”旅游产品,使朱子文化成为婺源旅游新名片。
我市结合秀美乡村建设,深挖当地乡村古色、红色、绿色文化内涵和特质,打造了1000余个特色文化村,创建了4个5A级、19个4A级、226个3A级共计249个江西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其中:我市在江西省著名赣剧演员潘凤霞的故乡玉山县必姆镇彭家村,打造了中国赣剧第一村;广信区皂头镇三联村打造了3D壁画村;弋阳县旭光乡江廖肖村打造的国际文学村,设立了王蒙、梁晓声、梁衡等著名作家工作室;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是方志敏同志的故乡,该村突出红色主题、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了方志敏读书园、方志敏文学院、方志敏足迹园等红色场馆,打造红色文化教育模式。
这些文化元素在旅游景点的植入,使其迅速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而这些上饶文化,实质是饶信文化,有“稻作文化”、“道教文化”、“书院文化”、“理学文化”、“乡村民俗文化”、“铜文化”、“茶文化”、“纸文化”等。近年来,我市深挖饶信文化内涵,用文化滋养旅游,让旅游变得更加有魅力。
规划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龙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印发了《关于推进信江文化经济带建设的意见》《上饶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全面提升上饶市旅游服务品质实施意见》等,明确了“一带、一路、五区”总体布局,推动山、江、湖联动发展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带”即建设信江文化经济带;“一路”即推出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打造鄱阳湖精品观鸟休闲线路、万里茶道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线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线路和婺源乡村度假旅游线路;“五区”即打造建设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上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三清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德兴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出了制度保障。
市场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主体。我市始终坚持市场办文旅,引进华熙集团、棕榈集团、中青旅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上饶,打造了一批文旅融合大项目、好项目、强项目。这些知名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有效激活了上饶文化旅游的“一池春水”,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总投资15亿元建设葛仙山景区,通过推出梦幻水幕电影、夜景灯光秀、仙村风物集市等夜游产品,举办“寻仙记”系列活动、国潮汉服节、梦幻仙灯会等主题活动,吸引诸多游客;婺源梦里老家景区以“夜游+夜演+夜宴+夜娱+夜购+夜宿”模式,带火婺源夜经济,成为婺源夜游必到点;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大的品牌价值,先后打造养生文化产业、研学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经济,将三清山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望仙谷景区作为新晋的国家4A级景区,逐渐形成了四大产品特色:赣东北建筑特色、乡村生活特色、本地文化特色、峡谷旅游特色,成为上饶市乃至江西省的一张网红旅游名片;时光PARK是广信区引进的首个百亿级重点项目,主要由“文创”“家庭亲子”“餐饮”“娱乐体验”四大板块组成,实行“24小时不打烊”全体验消费,致力于打造成为上饶会客厅……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把一个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景点、乡村,成功打造成红红火火的网红打卡点。推动了弋阳腔、婺源徽剧、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铅山河红茶制作技艺、鄱阳渔歌、婺源茶艺等40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基本实现了全市37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个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在景区设立作坊、场馆等形式,现场制作、生产、表演、销售传统手工艺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婺源甲路伞厂,将厂建成文化旅游研学基地,接待各地游客体验传统工艺,多时一天接待几百人,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给企业带来收益。2019年,“江西婺源:非遗让中国最美乡村更有‘味道’”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
在推动文旅融合的同时,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农业、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体育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德兴依托矿山遗址、矿冶文化,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工业模式,推出适合不同人群的科普研学游、休闲度假游等产品,每年吸引游客约150万人次。
如今,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上饶已逐渐成为人人向往、为之倾心的诗和远方,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驻足停留。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