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979355515
号外!又有剧组来篁岭拍戏了!超豪华阵容,快来一睹为快吧!
7月14日上午,电影《九叔之石门疑案》剧组在篁岭举行了盛大的开机仪式,一众领导、演员出席此次仪式。并将在篁岭景区展开为期半个月的拍摄。
影片简介:《九叔之石门疑案》是一部民国惊悚动作片,讲述九叔凭借智慧和武功,破解了石门县首富王家连环案的故事。全剧融合动作、惊悚和悬疑,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小编超级期待。
聚集了葛帅、范正军、张珍、袁祥仁、陈圆媛、王星月、叶庭、辛逸泉等多位实力与颜值并存的演员。
葛帅代表作《影》《九叔归来》系列
范正军代表作《超星星学员》《何以笙箫默》
袁仁祥代表作《一代宗师》《仙球大战》
大家觉得眼熟吗?是不是一秒想起周星驰《功夫》剧里卖给阿星《如来神掌》的老乞丐,《武状元苏乞儿》中教授苏察哈尔灿睡梦罗汉拳的乞丐。再次重温剧中经典,真真是回忆杀啊。
陈圆媛代表作《延禧攻略》《恐怖爱情故事》
张珍代表作《长安十二时辰》《星辰大海》
王星月
叶庭代表作《快穿之女配功德无量》
辛逸泉代表作《鼠胆英雄》《倚天屠龙记》
强大的演员阵容、精良的制作班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加上剧情高度契合当下时代审美,相信上映后势必会在网上掀起一阵追剧热潮。
此前剧组多次前往篁岭景区勘景
婺源素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而篁岭早在2017年,就被威尼斯电影节最为会评为“中外最美外景地”,是一个自然风光与传统人文兼具的徽州古村落,春花秋晒、夏日冬雪,各式各样的徽州民俗文化也都在篁岭生动的保存着。
自开放起,篁岭就深受众多影视表演的青睐,与银幕频频牵手,在篁岭拍摄取景的影视作品已多达十多部,如《欢乐颂2》、《我在这里等你》、《左轮手枪》、《百里夜刀》等、先后有刘涛、蒋欣、邓伦、林永健、乔欣、陈法蓉、徐帆、杨烁等多位知名演员艺人来访参观。
2015年篁岭便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成立了“北影驿站”,成为“北影”学生创作基地及青年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基地,今后也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具民俗特色的文化艺术影视村落。
当前,《石门疑案》剧组已经正式入驻篁岭,剧组拍摄工作也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小篁,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资讯,现在来篁岭还有可能偶遇咱们的演员哦~
编辑:万俊奇
责编:胡丽花
终审:李华龙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记者钟秋兰 实习生汪苏蕊)村落流动在青山绿水之间,山间晨雾如梦如幻,泛舟湖上,晴时碧波潋滟,雨时水墨丹青,清丽的江南水乡犹如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乘一艘小船,徜徉山水之间,探寻梦里的江南,徽市街上,连理堂、文昌书肆、徽商会馆、五显堂等十余处历史人文景点隐藏其中,一步一景,深度体验徽州文化。近日,婺源婺女洲度假区将开园,为婺源再添一个旅游目的地。
▲乘一艘小船,徜徉山水之间,探寻梦里的江南。
婺女洲度假区以婺女飞天传说为核心,以新式徽派建筑风格为特色,是集实景演艺、亲子游乐、文化景点、酒店会展、美食餐饮、休闲购物六大业态为一体的综合型的中国徽艺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旨在为来自各地的游客呈现一处极具徽州特色的文艺小镇,深度体验“骨子里的徽州故事”。
该景区或将成为婺源新的网红打卡地。其中,《遇见·婺源》大型户外实景演出以婺女飞天为题材背景,运用写意的戏剧手法,光影与实景交相呼应,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盛大画卷。
▲《遇见·婺源》大型户外实景演出以婺女飞天为题材背景。
除此之外,还有从古人智慧中获得灵感,打造奇幻抱玉塔Mapping秀《天工开物》;以五显财神起源及故事为核心元素的祈福文化水幕光影秀《五显金光》;古徽州独特的戏曲大戏等精彩内容。
▲婺女洲开园,为游客开启另一个夜游婺源窗口。(供图丨婺女洲度假区)
婺源有着丰富多彩极富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景区注重了各种非遗文化元素。在这里,能看到厚重的古徽州文化传承,领悟婺源三雕、傩舞非遗的精髓,制木艺、彩灯等传统手工。
编辑:万俊奇
责编:胡丽花
终审:李华龙
婺源红叶即将进入最佳摄影期,看好天气,排好时间,速度抢占最佳招拍摄点。
石城雾枫让摄影师抓狂
石城马上将是这样的!
石城在婺源县西北大鄣山乡,石壁如城,危耸的城“墙”内外古木荟萃,奇树成群。这里距离婺源北线中心清华镇三十四公里,是婺源大山上的村庄中最早通柏油路的。石城,是婺源看秋色比较有名气的地方,源于它远村和红叶的景观。灰白的民居与枫林交相辉映,形成了秋季婺源乡村别样的风光。石城山上有两个村庄:程村,戴村。这里的看点有:红枫,古村,晨雾,炊烟,石林,古树,纯朴的村民。
石城的最佳时间是一年中的十一月到十二月初,摄影最佳时间是早上七点到八点半。一片片红叶林映入眼帘,倒影中绿树、红叶、黄叶交相辉映。满山遍野是红色的枫树,村后绵延数里的上百棵枫树红艳似火。
石城的秋天,是婺源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围绕在石城周围的十余棵巨大的古枫树,树叶由黄变红,最后如火一般的艳,加上袅袅的炊烟,晨雾,有如梦中仙境……
千军万马的等候,就为那朝霞日出光照的那一刻!婺源的清晨农家是烧的树脂,会呈现村庄轻烟缭绕的梦幻景象,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余顺生正在炒茶
王晓东 本报记者 黄珠慧子 文/图
“我们婺源绿茶,具有香高色翠、汤青叶绿、味浓耐泡的特点。头泡香,二泡浓,三泡味不减,四泡味亦醇。”今年54岁的余顺生是一位制茶人,每回提到婺源绿茶,就忍不住夸上几句。余顺生2015年5月参加婺源县婺源绿茶制作大赛,荣获二等奖,2016年6月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绿茶制作技艺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一壶香茶,茶汤清澈,细饮慢呷,茶香里不仅有怡人的香气,更包含了制茶人的艰辛与执著。出生在婺源县清华镇诗春村委会外南源村的余顺生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生活贫困致使他初中毕业,就边帮着家里干农活,边跟随父母学做婺源绿茶。每年的4月成了余顺生最忙碌的时候,他跟着父母进园采茶。余顺生说:“这采茶可是门大学问,春分时,先要按一芽一叶标准进行采摘,到了清明后,再按一芽二叶标准,分期分批采,先发先采,后发后采,不符合标准的不采,采下的鲜片还不过夜。”记者了解到,采完茶后的制茶工序也很复杂。首先得用量小热揉烘坯的独特手工揉作:先摊青,晾去茶片表面水分,用铸铁锅高温杀青,每锅二斤,温度要控制在1400 ℃ -1600 ℃;再热揉,从杀青锅出来的茶片,在有棱骨的篾盘中热揉,热揉能揉出茶叶汁。揉作过后就需回锅中炒干,待叶子受热后,逐渐降低锅温,炒至茶叶含水率6.0%-6.5%,才可出锅摊凉存放。那时还没有机械做茶,只能靠手工操作,年纪小的余顺生经常会被温度高达1400℃的热锅烫伤手,可还来不及擦药,他就要背起茶叶骑自行车去50多里外的县城卖茶,回家后继续做茶叶。
本着做好每片茶叶的精神,余顺生先后去古坦、大鄣山等多地制茶求学,经过长时间的磨炼,余顺生慢慢学会了制茶的技艺,掌握了名优茶与粗老茶的做法和温度,做到了看茶制茶,嫩茶老炒,老茶嫩炒。1990年,余顺生自筹资金建立了外南源村第一家婺源绿茶初制加工厂,并参加了婺源绿茶制作大赛获得二等奖,使得他制作的茶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为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余顺生积极争取江西农业大学的支持,加强对提升婺源绿茶产品质量的科研工作。2015年外南源村被该校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三个项目基地。2016年,余顺生投资了3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婺源绿茶有机示范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万斤,实现年产值150万元以上。近几年来,他按照有机茶标准开发了生态标准茶园90多亩,带动周边村民开发了300亩茶园,为做强做大外南源村茶产业夯实基础。
作为茶乡人,余顺生对婺源绿茶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作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立志把婺源绿茶技艺传承,发扬光大,二十多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婺源绿茶生产和技艺传承中,先后培养一批弟子,其中不少人具有相当的技艺水平,能独立完成婺源绿茶产品制作。“手工制茶虽然很辛苦,但手工掌握火候时间和机器炒茶是不一样的,炒出茶叶品质也是不一样的。”余顺生始终坚持纯手工的传统制茶方法,不仅因为手工制出的茶口感更好,还因为这是我们自古流传下来的。他说:“手工制茶工艺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每一个制茶阶段都承载着制茶人的心血,每一道工艺都是考究的,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学习、从事手工制茶,把这一传统工艺继承下去。”
编辑:万俊奇
“宝贝,‘六一’儿童节妈妈可能不能回来陪你了,你会失望吗?”“没关系,这里有‘童伴妈妈’陪我,我在这里玩得可开心了!”5月26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玉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童伴之家内的小金与母亲进行亲情连线时开心地说道。
为了让留守儿童童年不孤单,婺源县太白镇玉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村内21名留守儿童专门建立了童伴之家,并配备了一名童伴妈妈。放学后、周末和寒暑假,孩子们都可以来到童伴之家下棋、画画、阅览图书、参与实践活动,每周可以定期与父母亲情连线。童伴妈妈还重点关注留守儿童面临的亲情陪伴、学习教育、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和安全等问题,不定期上门走访,通过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真正让童伴妈妈成为留守儿童的守护人。
不仅如此,玉坦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开办了幸福食堂和老年活动室,解决了村内114名70岁以上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问题。80岁以上的老人和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每月交200元,其余老人每月交300元就可以每天在幸福食堂用餐。太白爱心协会志愿者们还会来此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免费为老人和小孩理发。
每天傍晚,活动室外会准时传来动感的音乐声,村里的姐姐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里“乘风破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跟着跳,有的当观众,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场面甚是壮观。
通过这些有温度、有热度的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太白镇用心用情守护农村基层“一老一小”特殊群体,持续推动村级经济质量提升、村庄生态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位提升,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为群众身边离不开的“精神加油站”。
编辑:万俊奇
责编:胡丽花
终审:李华龙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近日,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联合开展的“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结果发布,“婺源绿茶”再上新高度,品牌价值达29.13亿,较去年提高3.51亿元。
近年来,婺源县紧紧围绕婺源茶振兴思路,以全域有机、茶旅融合为发展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突出“质量兴茶、绿色发展”,通过“夯实基础、品牌打造、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2021年底,全县茶园面积20.4万亩,采制茶叶2.01万吨,加工贸易量8.3万吨,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45.01亿元,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
据悉,从2010年至今,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专项评估已连续举办13年,每年的茶叶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已成为我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风向标和衡量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今年,共有来自全国四大茶区16个省(市、自治区)的128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参与评估,总价值2916.93亿元。
编辑:万俊奇
责编:胡丽花
终审:李华龙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